李潤生記者李傳君記者近日來到通江縣三溪鄉愛國村,眼前的景色讓人賞心悅目:寬闊的石板路整潔平坦,兩旁果樹枝繁葉茂。正在院壩邊移栽玉米的屈召林對記者說:“看到村里的環境好了,我們的心情也舒暢了。”三溪鄉先后投入資金20多萬元,堅持集中整治、全面推進和“拆、清、整、治”并舉的原則,使村民人居環境日漸優美,村容村貌煥然一新。 農家小院干凈整潔
從去年9月中旬開始,三溪鄉對各村的違章建筑進行地毯式排查,對違章私自搭建和有損村容的坍塌房屋進行拆除;徹底清理了長期堆積在房前屋后的柴草、糞堆;整修了村內凹凸不平的路面;新建了垃圾池。
三溪鄉還將改廁、改圈、沼氣池建設與環境整治結合起來,逐步解決了污水亂排、亂倒問題。 “沼氣池每天能省5元錢,一年下來就是1000多塊錢的柴錢,建池的費用半年多就賺回來了,還好收拾,看著也順心”村民屈國軍說。走進他家鑲著瓷磚的廚房,一擰開灶具開關,躥起藍色的火苗。建沼氣池、改水、改廁、改圈后的農家小院,顯得格外干凈、整潔。
三溪鄉到目前已新建了12個垃圾池、147個沼氣池。
為環境治理買“保險”
為確保已整治的農村環境衛生不反彈,三溪鄉著手建立環境衛生綜合治理的長效機制,為當前開展的環境整治工作買“保險”。
通過完善四級目標管理責任機制,逐級簽訂責任書,在主要路段設立衛生管理責任區公示牌21處,便于群眾監督管理;積極發動黨員和農村低保戶,組成農村環境保潔隊伍和監管隊伍,形成“村有管理人、組有監督員、巷有保潔員”的衛生服務體系;各村與農戶簽訂門前衛生“三包”責任書,要求廣大群眾從自我做起,共建干凈、整潔、優美的鄉村環境。
三溪鄉還定期開展“回頭看”活動,督察組成員不定期對各責任區進行衛生檢查,對發現的亂堆亂放、衛生死角等,立即下發限期整改責任書。